夏斌:如何围绕新征程做好政策研究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本文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席夏斌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暨十周年活动上的夏斌演讲
首先祝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走过了整整十个辉煌的年头。
2012-2022年这十年,何围是绕新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非常不易的征程做好政策十年,也是研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努力奋斗,交出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的夏斌十年。
10年来,何围“论坛”秉承“传递市场最真实声音”的绕新宗旨,持之以恒,征程做好政策始终聚焦国内经济发展中的研究重大主题和重大政策,迅速反映市场的夏斌呼声与要求,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何围化解之道,同时向公众传递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绕新理性声音,用智慧箴言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经济故事”,征程做好政策已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不可或缺的研究桥梁。
10年来,“论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正从青涩大步走向成熟,影响力越办越大,不时收到香港、天津、四川、重庆、广州等地政府邀请合办,同时研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0年来,首席经济学家队伍似雪球越滚越大,他们的观点在市场上耳熟能详,从最早的市场预警到经济过程分析的日日夜夜,或拨云见日,为公众提供理解经济、选择投资的适合视角,或一气呵成,充满雄辩理性的精彩演讲,或旗鼓相当,充满巧思妙语的圆桌对话,这些都镌刻在十年间数百场大大小小的会议中。首席经济学家的声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10年来,“论坛”成员多次被约参加总理经济形势座谈会,出席中财办、国办、国务院政研室、国家发改委、央行、国务院参事室以及其他政府决策部门的经济形势分析会。
10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论坛全体成员及论坛秘书处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与上海等地政府有关地方组织、社会各媒体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全体成员向大家表示真诚的感谢。
下一步我们的政策研究工作怎么做?
第一,要关注经济领域的事,同样要关注非经济领域的事。
经济政策研究者自然要关心经济领域的事。“报告”的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第九部分的“民生福祉”,就未来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投资、消费、出口等多个经济环节进行了直接的阐述。同时,在其他领域也就涉及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大量基础问题进行了间接的阐述。例如,在科技创新中提出要“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在教育领域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文化领域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在绿色领域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包括在军事领域提出,要“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等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经济活动。有的会涉及投资资金的增加或社会投资结构的变化,有的会涉及财政、金融资金的重新配置等。这些都是经济政策研究者必须予以关注的部分,并不是我们的分外之事。
第二,要关注纲领性文件中有些“提法”的重大改变。
从事经济政策研究必须关注政策制度变化的动态、方向,经济研究不能光依赖于过去的数据积累。由于经济运行错综复杂,要把握经济运行发展的趋势,就要理解社会多种因素对经济变量的影响及其程度。被受影响的经济变量很多,即“提法”的改变很多,如何从总体上能把握住变量自身及合成的效应,我认为,需要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有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有人口众多的特点,因此办事要有历史耐心,循序渐进。现代化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从人自身要求出发,要两个文明相协调;从人与自然发展要求出发,要和谐共生;从主权国家出发思考,是和平发展。政策研究中涉及一系列内外经济问题有疑惑时,只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纲领性概念的内涵去理解、去思考,研究工作就容易搭住大势脉络,作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要关注纲领性文件新提出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制度。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已翻过了过去10年辉煌的一页。愿我们继续共同努力,为又一个十年的辉煌,砥砺前行,奉献智慧。
本文地址:http://bbs.globalonesalon.com/news/476b2379928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