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瓜!“券商一哥”拆解特斯拉研报竟涉嫌抄袭,原作者:连笔误都复制

综合 2025-07-05 20:57:46 248

炒股就看,券商一哥权威,大瓜都复专业,拆解抄袭及时,拉研全面,报竟笔误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涉嫌

7月18日,原作“券商一哥”发布了研报《从拆解Model 3看智能电动汽车发展趋势》,连制由于分析师阵容豪华,券商一哥拆车成本高昂,大瓜都复把半个投资圈都给震动了。拆解抄袭没想到,拉研这篇牛哄哄的报竟笔误拆车研报,竟然涉嫌抄袭,涉嫌被原作者给“抓包”了。原作

7月28日,雪球用户“01芯闻”发布文章《券商拆解特斯拉,报告里忘写的和写错的》,该用户疑是车界专业人士,曾在AC Propulsion试乘T-Zero。文中,他直指中信证券这篇研报中,关于特斯拉逆变器部分没有提供多少原创内容,而是直接抄袭了他之前的原创文章,连错误都是一样的。

“ 01芯闻”原话如下:“30-32页对特斯拉上一款车型Model S动力总成回顾,其内容和配图几乎都是从笔者之前的原创文章《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而来,仅是重组了语句,拆分了图片。报告不但没有给出引用出处,而且还把笔者原文中的一处笔误也原封不动的复制到报告中。希望中信证券在下次引用时,至少找笔者校对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中信证券研报30-32页的内容:

再来看“01芯闻”今年1月12日在微信公众号及雪球发布的原创文章《特斯拉澎湃动力来自何方?》部分相关内容:

不难发现,中信研报中,关于LDU和SDU两种动力总成的介绍,确实跟“01芯闻”半年前的这篇文章高度重合。

同时,中信证券研报第31页有张插图右下角恰好带有“01芯闻”的微信水印,而研报标注的资料来源却为“Damien Maguire,Turbo Electric”。不过这张图是不是“01芯闻”的原创也不得而知。

“01芯闻”在文中进一步指出,“(中信证券)研报不但没有给出引用出处,而且还把笔者原文中的一处笔误也原封不动的复制到研报中。希望中信证券在下次引用时,至少找笔者校对一下。” 

但同时财通社也注意到,研报中,中信证券写道,“根据01芯闻拆解…”,这表明研报其实是标注了引用来源的,到底是“01芯闻”看漏了这句还是后来研报加上来引用来源,目前双方未给出回应。

此外,“01芯闻”进一步指出,“不清楚是篇幅原因还是出报告的时间有限,报告中也出现了一些疏漏之处,以及解释较为模糊的地方,包括在Model 3动力总成介绍内容中,出现了错误的配图。”

“01芯闻”最后还略带委婉指出,中信研报没有对MBS中的核心部件PCS进行深入分析,而PCS是各大功率模拟半导体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更遗憾的是,碳化硅”在中信证券的报告中共出现了74次,重要程度相当高,但是研报并没有定量的分析特斯拉的需求对整个碳化硅市场的影响。而他自己则在文末就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对碳化硅的消耗量进行了预估。

无论是之前海通国际拆解,还是中信证券拆解特斯拉,在网上均引起了大量热议,有网友直言这些拆车行为赚足了噱头,“发出来就已经回本了”。而在“01芯闻”看来,也认为作秀居多,但他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券商能够做类似这样的田野调查,毕竟买一份Munro的全套Model 3拆解报告需要8.7万美元。

不得不说,中信证券这次拆解特斯拉研报整体反响并不好,被揭露“抄袭”和如此多的疏漏之后有网友吐槽“国内证券分析师对科技方面的分析研判基本可以忽略”。

而另一方面,作为分析师的本职,正如“01芯闻”所指出问题,对于投资人最关心的市场格局分析方面,却略过了。难怪有投资者发现,中信证券不过把产业链上市场耳熟能详的标的又推荐了一遍,这不禁令他们大失所望。

本文地址:http://bbs.globalonesalon.com/news/021f2529972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易会满: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刘强东发内部信:个人捐款1亿、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让德邦兄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乌克兰要求提高俄石油过境运输费 每吨涨至13.6欧元

蔚来:与中国海油合作共建的首座换电站正式投运

数百家公司撑起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闯出中国新赛道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出台:满足七条准入门槛、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

王晓明:科技赋能业务发展 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天策略:11月23日市场分析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