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看全球产业链变迁中的中国机遇:国产替代、技术升级是关键
中国积累的外资资本投入、高素质的看全劳动力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仍将助力中国在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变迁中保持优势。
贸易关税、球产疫情、业链劳动力成本等因素推动全球供应链转变。变迁作为长期以来的中的中国生产大国,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变迁的机遇技术焦点。
最近备受关注的国产关键新闻是,富士康宣布将部分iPhone手机生产线从中国转移至印度,替代以应对苹果公司对于多元化生产的升级诉求;此前,韩国三星公司于2020年将个人电脑生产基地从中国转到越南,外资以降低成本,看全同时其他多家跨国公司也做出类似产业链布局多元化的球产安排。
事实上,业链当前全球的变迁关注点从经济效益转向供应链的强韧性,多元化布局势不可挡。各界认为,中国企业能否在变局中抓住机遇才是关键,抓住国产替代和技术加速的能力。
日前,由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主办的“中日产业研究论坛”于线上举办,该机构通过分析全球过去100年间的四次产业链变迁得出规律,中国积累的资本投入、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庞大的内需市场仍将助力中国在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变迁中保持优势。
全球产业链变迁迈过四个阶段
野村东方国际研究认为,全球过去100年的产业链变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以一战为主要驱动因素第一次产业链变迁(1910~1920年代),以二战为主要驱动因素的第二次产业链变迁(1940~1950年代),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消费需求主导的第三次产业链变迁(1970~1980年代),全球化和信息革命驱动的供给主导的第四次产业链变迁(1990年起~至今)。
从中总结出的八个驱动全球产业链变迁的核心要素分别是,供给侧的人力资源、资本投入、技术迭代、事件驱动,以及需求侧的人口结构及总量、收入水平、城镇化率、销售渠道。
全球化趋势的加深正是在距离我们最近的第四个阶段。野村中国A股策略资深高级分析师宋劲对记者表示,在此期间,全球一体化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快速下行,这其中人口因素的贡献尤为突出。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OECD国家的通缩主要反映了供给端的大幅增加,过去三十年发达国家的通缩主要是因为中国和东欧国家加入全球供应链、发达国家战后婴儿潮持续贡献劳动力(1960~2010年间)以及女性劳动参与度提升。
在此期间,中国也不断融入全球产业链,不过早年中国主要聚焦在产业链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并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近几年,更多外商以及中国企业开始布局东南亚地区,核心驱动因素往往是成本端的节约和压缩,以及寻找更有效的人口红利。
数据显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额自80年代开始显著上升,至90年代超过东南亚,制造业及劳动密集产业出口额占全球比例也随之上升,到2015年左右达到高位,近年来则趋于稳定。2015年以来,中国对东亚国家OFDI(对外直接投资)维持高位,且制造业占比较高。考虑到中国正在由“世界工厂”向“世界研发中心”转型,野村认为,国内劳动密集产业正在向东南亚等成本较低的国家转移,这与亚洲四小龙于80~90年代起向高端制造转型时迁出劳动密集产业的转化如出一辙。
把握国产替代、技术升级机遇
纵使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但考虑到中国经济尚未释放的改革红利、工程师红利和产业政策定力,野村认为投资者应高度关注中国产业链升级带来的机会。
瑞银证券近期也提及,中国在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中国不仅拥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而且还具备先进的制造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系统和高素质的熟练劳动力等独特优势。在中国以外拥有部分基础设施的公司大多正在重新分配和重新平衡其业务,并不是完全迁出。比如,尽管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过去大约10年时间里持续向东南亚转移,但在2021年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
同时,中国已经在逐渐转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的竞争领域。就生产链中端和中间产品而言,中国品类齐全且规模巨大的制造链依然不可替代。虽然苹果公司已将部分低端生产部门从中国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但最近该公司增加了新的中国供应商,它们是提供附加值更高、更加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如光学元件、传感器和连接器)制造商。
随着中国加大对供应链上关键技术领域的投资,某些行业还将出现更多新的投资机会。例如,瑞银提及,电动车需求上升,而动力电池及原材料短缺,将带动对该行业的投资持续增长,利好中国汽车制造商。中国致力于实现到2025年制造业装机量年均增长20%,这将为自动化工业提供巨大支持,包括硬件和软件运营商。
在机构人士看来,国产替代、技术升级两大要素将成为未来的关键。川流投资创始合伙人时雪松表示,中国企业除了要把握国产替代趋势所带来的机会,还需逐步向资本密集、研发密集的高端国产替代、原始创新阶段发展。
(责任编辑:娱乐)
-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的丈夫保罗素有“国会股神”之称。纵观其投资历史,收益表现甚至还能稳压公认的股神巴菲特。去年,保罗的投资回报率就高达56%,而巴菲特同期却只有29.6%。但今年7月26日,保罗 ...[详细]
-
5月房企海外债“零发行”,6-7月有1700多亿债券到期!偿债高峰期来临,房企们何去何从?
5月房企融资情况仍未有明显的起色。据中指研究院监测,5月份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约为612亿元,同比下降34.3%,环比下降21.2%。尤其是海外债方面,5月无新发行债券,仅有若干房企交换要约成功,这也是 ...[详细]
-
分析师:苹果如果推出低价MacBook SE,会重创微软Windows
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公司在本周发布了新款MacBook笔记本电脑,为其配备了该公司的下一代自研芯片,这可能会对公司利润丰厚的Windows业务构成新的挑战。自从苹果在2020年底开始销售搭载M1处 ...[详细]
-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安蓓)记者10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公告,要求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明确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 ...[详细]
-
□冯文涵“双十一”购物狂欢的热潮强势来袭,“剁手”后,烧脑、熬夜、拼手速下单的“宝贝”也正在通过快递送往全国各地买家手中。那么,“宝贝”在快递过程中可能出现怎样的意外?包裹延迟送达、运输途中丢失、未经 ...[详细]
-
日元继续贬值=亚洲金融危机?但日元回升=全球市场夏季调整?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日元贬值引发蝴蝶效应,但央行要干预也不容易。随着日元持续贬值,对于日本央行干预的讨论也愈演愈烈。本周,包括日本财务省、央行 ...[详细]
-
皓和电子IPO上会遭问询:要求说明小米等主要终端客户入股是否有违一般商业原则
皓和电子6月10日在创业板上市审核会议中被问询4方面问题。 其中,创业板上市委要求公司说明将直接持有公司16.27%的股份的大股东林聪披露为公司“控股股东”是否准确;要求公司说明主要终端客户入股是否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上周五当地时间6月10日),美国的通胀数据又“炸”了,也导致美国三大股指收盘大跌近3%,标普500指数创近1年来新低,险守3900点。美联储9月 ...[详细]
-
8月30日晚间,陕西煤业披露2022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6.90亿元,同比增加108.29亿元,增长14.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98亿元,同比增加163.05亿 ...[详细]
-
6月1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63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4月22日至6月12日15时,本市累计报告1997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5个区和经开区,其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