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民淡去地产江湖
文/乐居财经 李奕和
张海民的张海微信朋友圈里,最后一条有关旭辉的民淡信息停留在9月30日。他转发了《旭辉2022三季度大事记》,去地强调旭辉已完成了38城、产江90个项目、张海5.3万套的民淡品质交付。
他的去地朋友圈几乎被旭辉“霸屏”,无论大小动态,产江他都会转发。张海比如林中的民淡一封信,旭辉发行12亿元中期票据,去地旭辉瓴寓推进A轮融资,产江第100座旭辉透明工厂落地,张海等等。民淡
但进入10月后,去地张海民的朋友圈只有两条,也没有了旭辉的痕迹。
10月19日市场消息,旭辉集团高级副总裁张海民将告别旭辉,目前内部已发公告。乐居财经就消息向旭辉方面求证,对方予以了确认。
张海民,这位地产行业炽手可热的职业经理人之一,曾因在万科有过上十年的履历而被称戏称为“老万科”。
1992年,23岁的张海民从深圳大学毕业后,入职万科,先后担任北京、深圳万科地产营销总经理,一待就是10年。这段从业经历构筑了他此后30年职业生涯的地产底色。
2010年,张海民加入阳光城担任副总裁,随后在2015年接任陈凯成为阳光城总裁。期间,阳光城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一度创造出“三年业绩翻10倍”的业界神话。
凭借激进的收并购,张海民迎来他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2017年11月,张海民出走阳光城,此后,他先后履职俊发、易居、升龙和旭辉,开启频繁“走位”。最终在旭辉待了1年4个月后,也宣布离职。他对外界称,自己已提前进入退休生活。
短短几年,地产的逻辑已经剧变。
行业从过往的高速并购扩张,进入速冻模式,这导致房企在选人、用人的逻辑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谨慎、求稳,勒紧裤腰带“过冬”,是大多数房企眼下追求的状态。
房地产已不再是张海民所熟悉的那个“战场”。
并购狂人
“现在的土储排名就是未来房地产行业公司的排名”、“实现弯道超车最容易的就是并购”,这曾是张海民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事实上,他也正是因为这种规模突围的激进模式,走上高光时刻的。
2010年8月,结束了在融科智地、星月投资、沿海地产等多家企业的频繁任职后,他来到了阳光城任副总裁。当时的他,还兼任阳光城福州公司总经理。
初来乍到,拼劲十足的张海民随即为福州公司确立了50亿的目标。
2011年,他带领该区域公司一举拿下了超60%的地块,成为福州土地市场最大赢家。这助力阳光城福州公司在2013年的销售增至111.5亿元,成为阳光城首个单城市破百亿地区公司。
而在2012-2014年间,阳光城还连续三年蝉联福州楼市冠军,市场占有率超10%,稳居福州区域年度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双冠王”宝座。
得益于区域公司的业绩贡献,阳光城整体规模迎来爆发。2011年-2014年,阳光城从23亿涨到230.7亿,三年时间完成十倍业绩的增长。快速实现百亿规模突破,并成功跻身并领跑房企第二梯队。
2015年1月,陈凯的离开给了他再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接过阳光城总裁之职的张海民,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定以“并购+合作”的方式,将阳光城“2+X”的深耕战略升级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大福建+战略城市点”的“3+1+X”战略。
谋定而后动。那些日子的张海民,不是在并购,就是走在并购的路上。他带领着阳光城团队在划定的全国近20个一二线核心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收并购。
统计数据显示,张海民任总裁后的次年,即2016年,阳光城共砸下了205亿进行并购。该数字仅次于当时的恒大、和“并购王”融创。
当年,阳光城拿地接近100幅,其中新增土地建面超85%均来自并购。通过并购,阳光城一年时间新进入9个城市,成立了8家地区公司,成功实现深圳、广州、东莞、佛山四个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布局。
“并购”成为了张海民带领下的阳光城的重要标签。在这个阶段,阳光城的区域公司从7个发展到17个,规模也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两年间实现了从200亿到500亿的跨越。
2017年11月,张海民告别了七年的阳光城。当年,阳光城完成951亿元的销售额,距离千亿仅一步之遥。
甚至后来被俊发招揽而去,也是因为李俊看好张海民在主导公司进行快速规模扩张方面的才能。只不过,双方的合作最后仅维持了10个月。
远去的战场
在俊发之后和旭辉之前,张海民还走马灯一般,先后去了易居、升龙。而在升龙期间,他仅做了6个月的总裁,屁股都没有坐暖。
此次从入职旭辉到传出离职,时间也仅过了1年4个月。
事实上,眼下的房地产,在短短几年,逻辑已发生巨大的改变。行业从高速并购扩张,进入收缩速冻。下行周期,房企规模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更多的房企从快速扩张的执念中解脱出来,转而求得稳健,对土地投资和收并购更趋谨慎。
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的收并购数量176件,收并购金额2357.3亿元。随着去年以来行业危机的爆发,2021年,行业收并购金额直线下降至682亿元。今年1-6月,行业收并购案例数量42件,金额401.6亿元,均显著低于往年水平。
地产整体的销售规模也在下滑。据克而瑞统计数据,2022年以来的前三季度,百强房企各个季度的整体业绩规模均保持在历史低位。1-9月,百强房企累计销售操盘金额46697.9亿元,同比降幅保持在45.4%高位水平。
旭辉方面曾对张海民的到来十分看好。
去年6月,张海民来到旭辉任高级副总裁,统领旭辉新成立的拓展中心,负责多元化拓展业务。旭辉试图通过他的加入,继续加大通过商业、产业、收并购、城市更新等多元化途径获取项目的力度,从而获得更多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土储。
林中更对他大加赞赏:“张海民先生长期深耕地产行业,是一名在多家企业都立下了显赫战功的优秀职业经理人。相信他的加入,将助力旭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获得更多优质项目,为城市和客户奉献更多精彩的作品。”
但显然,行业的大环境往往很难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市场下行,行业危机爆发,地产开发商纷纷陷入流动性困境,旭辉作为行业一员,也难挡大环境的影响,在投拓方面愈加谨慎。
2021年全年,旭辉拿地的应占土地出让金394亿元,同比2020年下降29%。而在今年1-6月,其仅花了应占土地出让金36亿用于拿地,远远低于往年同期。
甚至,面对持续的行业寒冬,作为行业仅剩的几家基本面尚好的房企之一,旭辉也饱受质疑。
此前9月,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的一封内部信流出,他在信中指,房企的流动性进一步承压,这也在客观上造成虽账面仍有逾300亿元现金,但绝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的合理按需使用。
国庆过后,市场还传出旭辉离岸债务支付有所滞后的问题。不过对于该传言,旭辉在10月13日澄清,是因为内地长假期,集团从内地向境外汇款以支付若干预定的利息及其他款项有所滞后。
可见的未来,在市场回归常态、企业正常“造血”能力恢复之前,开发商流动性吃紧仍是常态。这意味着更多的民营房企此刻要花钱如流水,去加大投拓力度追求规模的扩张将还是空想。
对那些像张海民一样,以规模为茅曾带领企业高歌猛进的明星经理人而言,其能力的发挥仍备受阻碍。而“士兵”若没了“战场”,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责任编辑:探索)
-
中泰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非核心业务成新增长亮点
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988)“买入”评级,由于2023财年Q2业绩受到消费需求减少、疫情以及竞争持续影响等种种挑战,下调2023-25财年营业收入至8922/9915/10936亿元,调整 ...[详细]
-
10月21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第五场记者招待会,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围绕相关主题与记者交流。翟青说,连续四年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了全国280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1 ...[详细]
-
欧洲急不急?又一家企业“弃欧投美”,英国电动车新锐本土裁员,搬往美国
欧洲急不急?又一家企业“弃欧投美”,英国电动车新锐本土裁员,搬往美国文章来源:华尔街见闻《通胀削减法案》效力逐步显现,开始助推产业资本回流美国。电力成本飙升已让英国电动车企业直面“不可承受之重”,“最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据肯尼亚广播公司网站10月16日报道,全球聚焦中共二十大为未来五年设定议程,记者为埃里克·比贡。报道认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为中国的内部和外部议程定下基调。肯 ...[详细]
-
在今年天然气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已进行自由化改革20余年的欧洲天然气市场,或迎来政策层面的限制。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提议建立一项天然气市场修正机制,以限制过高的天然气价格。该机制 ...[详细]
-
每经记者 文巧 每经编辑 高涵 当地时间10月20日,据《华盛顿邮报》援引知情人士和一份文件报道,特斯拉TSLA,股价207.28美元,市值6495.06亿美元)CEO埃隆·马斯克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解 ...[详细]
-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向青年殷切寄语。 ...[详细]
-
消息称美国生鲜电商Instacart因市场动荡取消IPO计划
IT之家 10 月 21 日消息,据报道,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市场不确定性令投资者担心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美国生鲜电商 Instacart 可能推迟 2022 年上市的计划。IT之家了解到,Dealo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中国社科院日本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11月22日联合出版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中日经贸和科技创新合作空间广阔,对彼此均有 ...[详细]
-
华为5G新机入网:搭载HarmonyOS,支持5G eMBB技术
工信部网站显示,一款型号为 NOH-AN80 的华为 5G 数字移动电话机于 10 月 18 日通过工信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申请单位和生产企业均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入网信息显示,该设备为双卡双待移动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