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王”年赚103亿,不靠卖奶茶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雪王微信订阅号:techsina
超2.2万家门店,直营门店只有47家。年赚奶茶
作者丨三水 编辑丨海腰
来源:创业邦
你爱我,靠卖我爱你,雪王蜜雪冰城甜蜜蜜。年赚奶茶
不知道蜜雪冰城和用户的靠卖关系是否真的如此浪漫,但和资本市场的雪王关系,肯定是年赚奶茶甜蜜蜜的。
近日,靠卖蜜雪冰城的雪王上市申请已获证监会受理,拟登陆深交所主板。年赚奶茶
细看招股书,靠卖这家门店数量超过2万家,雪王即将成为“A股新茶饮第一股”的年赚奶茶公司,其实是靠卖一个披着茶饮外衣的供应链公司。
蜜雪冰城的最新估值约为600亿元,如果按照传统的门店估值模型,等于这2万多家大部分开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低线城市的门店,每家值将近300万。何况,这些门店绝大部分是加盟的。
本质上,支撑蜜雪冰城估值的,是一个稳定、成熟、运转高效、覆盖上下游的供应链。
这是一家卖纸杯、吸管、果酱、糖浆的公司。
营收主要来自供应链
招股书显示,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等产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务。
作为一家茶饮公司,其主要收入并不包括茶饮产品。
蜜雪冰城此次计划募资近64.96亿元,计划投向12个项目,包括5个生产建设类项目,3个仓储物流配套类项目,3个其他综合配套类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蜜雪冰城的供应链覆盖整个产业链。
一条成熟的现制饮品及现制冰淇淋产业链大致如下:上游主要是水果、乳制品、咖啡豆、糖类、包装材料这些前端原材料的供应;中游是固体饮料、风味饮料浓浆、果酱、烘焙咖啡豆等食材产品的生产;下游则是现制饮品及冰淇淋制作包装及流通。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蜜雪冰城卖给加盟商的食材和包装材料,占其营收超过八成。
以2021年为例,在其103.51亿元的营收中有72.30亿元来自食材,占比69.89%;另有17.79亿元来自包装材料,占比17.19%。2020年和2019年的情况类似。
而从其最新公布的一季度情况来看,食材的收入比例在逐渐增加,首次突破72.16%大有继续增加的势头。
来源:蜜雪冰城招股书蜜雪冰城加盟商的数量有多少?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加盟门店数量有22229家、直营门店47家。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其门店数量位居国内现制茶饮行业第一。
在这样庞大的加盟门店数量下,食材、包装材料、设备设施、营运物资自然不愁销路。
蜜雪冰城的食材几乎全部自产。
原材料产地建厂进行生产加工,所需生产原材料直接在当地进行采购。例如在四川安岳建立柠檬初加工生产基地,可以保证柠檬的稳定供给、降低生产成本。未来,蜜雪冰城还计划在重庆潼南、广西崇左等地建厂,而重庆潼南是中国两大黄桃生产基地之一;广西崇左不仅大面积种植柑橘、龙眼,还小面积种植荔枝。
截至2022年3月末,蜜雪冰城已经建立起252亩智能制造产业园,13万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可以实现现制饮品、现制冰淇淋核心食材的自主生产。奶昔粉、奶茶粉等固体饮料,蔗糖风味饮料浓浆、果汁伴侣饮料浓浆等风味饮料糖浆以及各式果酱,都已实现自产。
产的出,还要运的出。
从招股书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蜜雪冰城已经在河南、四川、新疆、江苏、广东、辽宁等22个省份搭建了仓储物流基地。这就意味着,加盟店从订货到交货再到门店的时间缩短,管理者没有因物流不畅而带来的库存隐忧,资金压力也相应减少。
覆盖上下游的强大供应链的加持下,蜜雪冰城远比同行能赚钱。
2019年蜜雪冰城的净利润已有4.42亿元(同时期奈雪的茶还在亏钱);2020年则继续保持增长,净利润有6.31亿元。2021年,蜜雪冰城净利润直接飙到19.12亿元,相较2020年翻了3倍。
蜜雪冰城从2019年到2021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3.50%、17.23%和18.47%。这在平均净利润率介于8%-10%的餐饮界可以称得上优秀了。
同时,在上述链条循环上,只要蜜雪冰城还在继续开店扩张,整个集团就有源源不断的赚钱保证,因为还在增加的2万多家门店就是蜜雪冰城最大的客户。
资本市场不喜欢餐饮公司
喜欢餐饮供应链公司
与其他动辄30元以上的新式茶饮品牌不同,蜜雪冰城的客单价不仅常年控制在10元左右,门店布局也十分下沉。用其创始人之一张红甫的话说,走的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商场中,很难看到蜜雪冰城的店面。据张红甫回忆,知道蜜雪冰城的价格后,商场一般都不敢邀请,怕影响商场的定位。
这样的定位和打法早期并未引发行业过多关注。
直到2020年,蜜雪冰城才完成了首次融资,这也是上市之前的唯一一轮融资。
数据来自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一般来说,餐饮类公司不是资本市场喜欢的标的。
但最近一两年,众多餐饮类公司相继上市。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自建供应链。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9月26日上市的紫燕食品,开盘不久直接涨停。(详见《两代人创业,夫妻肺片第一股要上市了》)
紫燕食品属于规模化,跨区域经营的卤制食品企业。
由于卤制食品的即食特点,供应链体系的管理需要有良好的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能力、稳定的产品加工及交付能力、强大的生产与门店销售端的协调能力和配送能力。
紫燕食品走的是跨区域连锁销售模式。从其招股书来看,前端和温氏股份、新希望、中粮集团等国内大型供应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后端自建了5个生产基地,能以最优冷链配送距离作为辐射半径,实现门店前一天下单、当天生产、当日或次日配送到店的程度。
对于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紫燕食品将重点放在了两个生产基地和一个仓储基地项目上。
招股书是这样写的:本次募投项目“宁国食品生产基地二期”“荣昌食品生产基地二期”实施后,可快速复制、扩张制造工艺和标准化产品,通过各生产基地的联动,战略性扩大产能,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供应链支撑,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
此外,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仓储基地建设项目将建成一座覆盖常温、冷藏/冷冻温层的大型原材料仓储基地,通过提高原材料库存管理能力加强成本管控。
来源:紫燕食品招股书同样思路的还有德州扒鸡,其在招股书中写道:拟募集资金约7.58亿元,用于新建食品加工项目、速冻扒鸡生产线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及品牌升级建设项目。
老娘舅计划募资8.32亿元,将其中的3.07亿元用于供应链综合基地建设项目。
除了传统餐饮企业,新消费公司也不遑多让。
据公开资料,和府捞面在开设第一家门店之前就投资和规划了可以支撑1000家门店的供应链和中央工厂体系,自建了年产2万吨的面条生产基地。
餐饮是一个弯腰捡钢镚儿的苦生意,曾长期不受资本市场待见。受待见的,是餐饮供应链。
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的数据显示,从海底捞分拆出的蜀海供应链,至今已完成7轮融资,资方包括永辉,红杉,华润,高瓴等。
数据来自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蜀海供应链不仅服务海底捞,客户还包括太二酸菜鱼、丰茂烤串、一麻一辣、遇见小面、费大厨等超过2000个餐饮品牌。
同样对标Sysco,蜀海供应链相对于美团快驴和美菜网,最大的优势在于背靠海底捞,有一个永不解约的大客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展品类,复用供应链,并拿到稳定的现金流。
蜜雪冰城给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是下一个蜀海供应链。
(责任编辑:休闲)
-
山东:2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福阳食品、思朗食品、南京云露调味品等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1月17日发布关于28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通告显示,山东福阳食品有限公司、南京云露调味品发展有限公司、青岛众鑫成食品有限公司、思朗食品淮北)有限公司、滨州新合作连锁超市有限 ...[详细]
-
全球下载量猛增10倍!微软必应集成ChatGPT后需求大爆发
记者/周玲当微软的Edge浏览器和必应搜索引擎集成了ChatGPT后,出现了大量的需求爆发。当地时间2月8日,来自第三方data.ai的分析显示,必应应用程序的全球下载量在一夜之间猛增10倍。这使得该 ...[详细]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19.6万 距离美联储希望看到的数据还差多少
截至2月4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9.6万,为2023年1月7日当周以来新高,预期为19万人,前值为18.3万人。截至1月28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68.8万,前值为165万。数据公布后,美股 ...[详细]
-
realme真我GT neo5上手:用240W给手机充电是什么样的体验?
realme刚刚发布的真我GT neo5方方面面都称得上是顶格配置,尤其是在充电直接上了240W。那么用240W充电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充满?我们测试了一番。不过,充电虽快但充电头也是很有分量。你觉得怎么 ...[详细]
-
门诊共济改革全国加速推进今年12月1日,深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迎来一项重大改革,一档参保人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从缴费基数的8%降至2%,期间差额纳入统筹基金后用于提升门诊的报销水平。深圳市在相关政策解读 ...[详细]
-
市场简评今日文华商品跌多涨少,板块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减弱,商品指数小幅收涨,资金净流出。具体来看,石油板块领涨商品市场,原油系品种全线收涨,其中燃料油日内涨幅超4%;煤炭板块涨幅第二,收涨延续震荡势,黑 ...[详细]
-
来源:华尔街见闻 葛佳明AIGC的出现对于风投行业来说,就像“久旱逢甘霖”,近3000亿美元的火药准备入场。要论2023年的开年热词,AIGC应当会有一席之地,似乎只要蹭到了ChatGPT的概念,每个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净赚5亿、3个月开店650余家 瑞幸Q3盈利背后:学习蜜雪冰城“好榜样”
瑞幸已然活成了“钮祜禄·瑞幸”。11月22日晚间,瑞幸发布2022年Q3业绩。该季度,瑞幸延续了上季度的增长势头:净收入增长65.7%至38.9亿元,门店数新开651家,月均交易客户数同比增长70.5 ...[详细]
-
提前还房贷,房主很急,银行更急?贯穿了2022年的“提前还贷潮”,2023年热度不减。房主们为何要急于提前还贷?明明银行可以提早回款,为何却并不欢迎?买房人抢着给vs银行不想要“曾经批贷难,如今还贷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