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定向优化人才购房政策,未来3年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
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临港非上海市户籍人才缴纳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
上海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优化业岗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购房非上海市户籍人才缴纳个税或社保满1年及以上,在临港新片区限购1套住房,政策所购住房自合同网签备案满7年后可转让。未年万个位
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当天,提供上海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临港若干政策措施》(下称《若干政策措施》)。除了上述定向优化人才购房政策,优化业岗临港新片区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购房
上海市委常委、政策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未年万个位管委会主任陈金山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提供未来三年,临港临港新片区将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优化业岗让临港成为“创业者的购房城,就业者的家”。
“新片区已成为全市人才引进政策最优、力度最大、自主性最强的区域。”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叶霖霖说。
启动“人才筑巢工程”
成立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兑现了“三年大变样”的承诺。2019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1.3%,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3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7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8%。
陈金山表示,下一步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跃上新台阶”。要在六个方面“更加着力”,其中之一,就是更加着力于“筑巢引凤”,让人才成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发展的第一资源。
具体而言,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兴金融等高端产业,让各类人才在临港分享发展机遇,成就人生梦想。继续完善高水平基础教育、医疗、文体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让各类人才在临港体味到生活的舒适和幸福。制定更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在临港收获满意和贴心。
4月23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工人在总装车间工作。新华社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上海先后两次出台市级支持政策文件。今年再次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表示,主要目的是以解决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改革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痛点堵点问题为导向,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和先行先试任务,在市级事权范围内最大力度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差异化制度探索,助力临港新片区更好成为全市发展的“增长极”和“”。
《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夯实临港新片区发展后劲,稳定各类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各方面信心,努力构筑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打造全球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在《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的3个方面23条任务举措中,涉及人才的包括6条。其中明确,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建立和动态调整适应临港新片区发展需要的重点专业目录。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动态调整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推荐范围。
同时还包括推动技能劳动者在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完善人才子女就学服务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等。
未来如何集聚多层次人才?
三年来,新片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人才政策集聚度和显示度日益提升,各领域人才加快集聚的态势基本形成。
在推动实现更为开放的人员从业自由方面,新片区实施了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和从业政策,率先探索电子口岸签证机制,率先实施开放便利的长期及永久居留政策,开设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挂牌建立全市首个区域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实施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对境外人士开放相关资格考试等制度。
同时,围绕新片区重点产业需求,上海研究提出了人社领域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先后赋予新片区人才落户自主审批权、重点机构推荐权,缩短居转户年限、降低居转户评价标准,升级居住证积分专项加分政策,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力度等。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新片区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万人,累计人才引进、居转户、留学人员落户8400余人,居住证积分核定1.97万人次,集聚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专家210余人、海外人才1500余人。
其中,2021年新片区自主办理人才引进同比增长超过300%,新片区内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超过1100家。
“各方面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态势已经巩固形成。”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说。
叶霖霖表示,下一步,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更大力度支持新片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强化新片区引才“磁吸效应”。
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方面,一是拓展重点机构支持范围,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凡是纳入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产业领域,均可由新片区直接推荐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支持新片区引进重点领域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二是将新片区纳入市区两级“16+X”职称公共服务体系。专设新片区职称服务受理点,提升人才评价公共服务能级。积极发挥新片区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站式创新平台作用,结合区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方面,坚持授权和扩围并行。一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新片区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区域技能人才引进职业工种专属目录,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二是加大引进力度。扩大新片区行业代表性企业范围,增加技能人才自主评定和引进推荐的岗位项目,助力企业培养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时尚)
-
抖音主播戚薇、疯狂小杨哥先后遭打假,平台监管缺位还是放任不管?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近日,职业打假人王海对抖音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在直播间售卖的金正破壁机和绞肉机进行打假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1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通过社交媒体称,乌克兰已经失去了财政自主权。他表示,乌克兰的税收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而超过60%的财政支出用于军事领域,乌克兰政府每月的财政赤字达到了 ...[详细]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弱复苏背景下,年内货币政策大幅收紧可能性不大,短期利率或保持低位震荡
上周市场对资金面边际收紧的担忧有所升温,同时聚焦于偏弱的社融数据,中短端明显调整,长端波动较小。10Y国债/国开收益率分别上行0.1bp/1bp至2.73%/2.91%,10-1Y国债/国开利差下行1 ...[详细]
-
8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刘红任职的通知吉政干任〔2022〕50号)。根据通知,吉林省人民政府2022年8月10日决定:建议刘红为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人选。请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今年 ...[详细]
-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再发大礼包:2025年研发经济超千亿,创新药械上百个
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提出到2030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地位进一步凸 ...[详细]
-
【这4例输入性病例再次警示我们,疫情防控容不得丝毫松懈】8月1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86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境外输入病例持续增加, ...[详细]
-
来源:上海信托圈8月12日普华永道《2022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改革与发展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不良资产行业正在从资产“不良”至行业“不良”转变,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小金融机构、 ...[详细]
-
上海: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9月30日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4日消息,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免费检测服务,延长至2022年9月30日。后续将根据上海市疫情风险研判,对核酸检测有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宁成缺关于近期热议的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如对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不再判定中风险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