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前4个月IPO项目遇冷 中概股回归及SPAC升温
今年以来,港股股回归及港股市场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月I遇冷新股IPO市场“遇冷”。项目不过,中概中概股回港上市以及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升温即特殊目的港股股回归及收购公司)则成为逆势下的一股“活水”。
前4个月港股IPO募资额骤减
Wind数据显示,月I遇冷今年以来,项目截至4月30日,中概港股新上市公司共18家,升温均在主板上市,港股股回归及募资158.88亿港元(不包括部分新股可能行使超额配股权而可能产生的月I遇冷额外募资)。募资规模前三位的项目新股为、汇通达与,中概募资净额分别为40亿港元、升温22亿港元、18亿港元。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冷热反差”凸显。2021年前4个月,港股共有35家新企业上市,募资额达1575.89亿港元。也就是说,今年前4个月,港股IPO募资额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成左右,下滑幅度明显。
弱势之下,今年港股IPO中仍有多家公司受到热捧。其中,2家公司IPO获得10倍以上超额认购,分别为生物科技公司和中国造纸毛毯制造商。此外,3家公司IPO获得5至10倍的超额认购。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中资投行在港股市场的业务方面有着相对不错的开局。今年前4个月的券商IPO承销排行榜显示,中资投行占据了前十席的过半席位。其中,名列前茅,股权承销募资达30.91亿港元,同时也是法拉帝的独家保荐人;华兴证券(香港)股权承销规模超过14亿港元;中信里昂、(香港)等机构则超过5亿港元。
相较而言,去年的榜单排名前五的券商投行中,外资占了三席,分别是高盛(亚洲)、摩根士丹利、美林美银。今年仅有花旗进入榜单前五,股权承销募资超5亿港元。
对此,一位原中信里昂投行人士分析称,中资券商背靠强大母公司资源,业绩有一定支撑。随着后市成交量放大、行情回暖,预计中资券商的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过往外资券商占优的格局或将迎来洗牌。
两大亮点:中概股回港及SPAC
中概股回港上市升温,是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遇冷”下的亮点之一。2021年底,港交所放宽中概股回港上市的门槛,对“双重主要上市”的制度进行优化调整,并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给予中概股回港发行更大的灵活性。
今年3月10日,蔚来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4月22日,知乎成为首家在港交所实现双重上市的互联网公司;5月11日,贝壳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回港上市的中概股阵营,在不断扩大。
中信建投(香港)一位投行人士表示,目前港交所明确表示为中概股回流做好准备,吸纳优质中概股在港上市,丰富市场选择,增加市场流动性。此前,港交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比如,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企业上市,允许没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合格发行人在港股第二上市提供便利等,这些制度改革使赴港上市的需求得到持续释放。
“港股在上市条件、周期、资本管制等多方面因素下成为多数公司双重主要上市的首选。”中金公司认为,未来3年内,或有60家公司将回港上市。从融资规模看,参照已回归公司不同市值的平均新发股份比例计算,预估将新增融资规模1800亿港元左右,年均新增600亿港元。
除中概股回港上市风潮外,自今年3月18日Aquila首家上市后,目前港交所递表SPAC已升至12例,成为港股市场的另一大亮点,、阿里巴巴前首席执行官卫哲、万科创始人王石等明星人物纷纷加入港股SPAC 上市浪潮。
这也为大型中资投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保荐机构看,12家SPAC的保荐人中,有招银国际、、农银国际、等中资券商参与。其中,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分别承担了3家、2家SPAC项目的保荐业务。
国信证券分析称,大型券商的业务种类齐全,在各条业务线都积淀了成熟的团队,通过SPAC项目,不仅可以为新经济发展作贡献,还可以强化自身综合实力,巩固市场地位。
“SPAC上市周期比传统IPO项目短,不存在公司规模、财务指标门槛,上市确定性高。券商获得的服务费也比传统项目少,特别是承销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位香港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不过,SPAC通过收购优质公司上市,将使投行机构在之后的并购交易中获得业务收入。
对于港股市场的展望,利得证券(香港)董事总经理王荣昆认为,港股市场对投资机构仍有较大吸引力,当前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拿到优质筹码。“恒指自去年四季度起就一直处于1倍市净率左右的状态,目前受美联储加息、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但随着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港股市场将展示较强的增长潜力,资金也将会回归。”
(责任编辑:娱乐)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发表研报表示,在至关重要的黑色星期五周末,(AAPL.US)iPhone 14手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这可能会导致在圣诞季到来之前出现严重短缺。另外,富士康 ...[详细]
-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份监管新规将对你我的开卡、用卡产生重要影响。规范 ...[详细]
-
作者: 郑娜[ 近日,煤炭巨头发布公告称,拟出资8.61亿元对山东能源大厦上海有限公司增资扩股。 ]尽管疫情对市场形成搅扰,2022年上半年的上海大宗交易市场热闹依旧,迎来了各行业的头部企业买家。近日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支持汽车消费又出新政。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潜力释放。《若干措施》从三个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一是促进 ...[详细]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2022年8月中期借贷便利开展情况2022年8月,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 ...[详细]
-
文 / 高梦阳 唐植潇 责编 / 高梦阳 编辑 / 梁又匀几经波折,方OLED面板获认可。7月7日,《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京东方BOE)内部人士处获悉,其AMOLED面板已经通过苹果公司的iPhone ...[详细]
-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重拳整顿信用卡市场乱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份监管新规将对你我的开卡、用卡产生重要影响。规范 ...[详细]
-
订单超5万辆!华为赋能,问界M7大卖,背后这些A股公司也笑了
华为日前发布AITO品牌第二款智能汽车问界M7。7月7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称,问界M7订单量已超过5万辆。多家券商认为,问界系列汽车销量值得期待,产业链公司将受益。近 ...[详细]
-
银保监会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 避免过度负债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 ...[详细]
-
英国央行最为鹰派的委员之一Catherine Mann表示,央行应该“前期集中”加息,以应对通胀,即使这会提高未来逆转政策的可能性。Mann周四在一个网络活动上表示,如果通胀存在不确定性,那么迅速加息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