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多地持续干旱已超70天 中国雨带北移了吗?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今年夏季以来,长江持续本应处于雨季的流域长江流域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极端干旱,据气象部门统计,多地带北长江中下游多地持续干旱已超过70天。干旱国雨今年长江流域为何干旱少雨?已超移一些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天中背景之下,东亚夏季风雨或将北移,长江持续中国雨带也呈现北移趋势了吗?流域
据统计,7月以来,多地带北中国长江流域累积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干旱国雨为1961年有完整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已超移其中,天中长江中下游较常年同期偏少四至八成。长江持续截至9月25日,流域江西干旱已持续70余天,多地带北3个月内降水减少七成。25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气象干旱黄色预警,至此,干旱预警已连续发布近40天。
受高温少雨影响,长江流域多个河湖严重干涸。9月6日鄱阳湖跌破8米极枯水位,较历史上最早出现年份(2019年11月30日)提前85天。据媒体报道,鄱阳湖水域缩减八成,湖床刮起“沙尘暴”。
6月至8月通常是中国主汛期,各地理应进入雨季,而今年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原因是什么?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造成长江流域降水持续偏少的直接原因是东亚大气环流持续异常,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西伸,长时间控制四川盆地至江汉、江南、江淮等地区。此外,青藏高原上空南压高压异常偏强偏东,在其控制之下,上述地区多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地面增温,且天空不易成云,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除副高外,盛夏以来,孟加拉湾北部对流层低层的反气旋异常环流持续维持,不利于孟加拉湾水汽向东输送进入中国。
“西太副高的持续异常又受到海洋条件的影响,今年春季以来拉尼娜事件再次发展加强,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抑制局地对流;海洋性大陆至南海海温偏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调制局地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其综合作用导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发展,有利于西太平洋副高增强、面积庞大,使得中国南方高温热浪和干旱持续。”陈丽娟说。
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中下旬、10月长江流域降雨将继续偏少,江河来水持续偏少,河湖水位继续走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可能出现夏秋连旱,抗旱形势严峻。
陈丽娟表示,预计秋季后期(10月-11月),长江上游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略偏多,但长江中下游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五成。长江中下游干旱将进一步发展,出现夏秋连旱可能性大。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需密切关注夏秋连旱对农业生产、森林火险、电力保供等的影响。
目前,水利部已连续开展两次“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确保民众饮水安全,重点保障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在长江流域干旱的同时,近年来,中国北方降雨明显偏多。
2021年,北方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今年7月,中国出现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4次发生在北方。常年干旱少雨的新疆,区域性极端降雨频发,据中国水利部统计,今年5月下旬至9月下旬,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列195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第1位。与长江流域干旱形成鲜明对比,“黄河在咆哮”持续上演,过去一个月来,黄河流域降雨量相对充足,其中在甘肃、山西、陕西等地区,均出现了100毫米到200毫米的降雨。
南方干旱、北方多雨,中国雨带真的北移了吗?
陈丽娟表示,从年际变化的角度,近3年,中国北方地区华北雨季的雨量呈现较气候值偏多的特征。造成北方降水偏多的直接原因是盛夏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有利于将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北方地区,今年夏季期间拉尼娜事件还在持续,拉尼娜事件发生时,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呈现西暖东冷的分布,西太平洋暖池较常年明显偏暖,对流活跃,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影响到局地哈德来环流和沃克环流,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此外,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副热带高压“膨胀”,北界偏北,也会影响到东亚季风强度和中国的降水空间分布。
“北方降水增加的同时,长江流域的降水特征表现出复杂性。2020年长江流域6月-7月发生超强梅雨,2021年8月长江流域出现超强二度梅,而今年夏季长江流域出现严重夏旱。可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亚夏季风系统表现出复杂的特征,对中国雨带的影响也是复杂的,未来的气候演变将受到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共同作用,其变化趋势还需要深入的研究。”陈丽娟说。(完)
(责任编辑:焦点)
-
上海:加大与全球顶级城市机构合作共建 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11月22日,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开幕。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在会上表示,绿色、智慧、韧性已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是上海航运业向更高能级 ...[详细]
-
10家A股上市农商行三季度业绩PK:两家头部银行营收现负增长,息差水平现分化
来源:北京商报依托广泛的区域网点布局和深厚的客群基础,农商行在当地银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随着A股上市银行三季报披露完毕,各家农商行交出的“答卷”如何,值得关注。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9 ...[详细]
-
创业板13周年!创新特色鲜明、龙头业绩瞩目、三大重点领域集群效应明显…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披露1200余份三季报。各行业龙头公司及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并行驰骋,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表 ...[详细]
-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一老一小”消费领域投诉情况专题报告
二、“一老一小”消费领域投诉情况近年来,随着“银发经济”和“儿童经济”市场的蓬勃发展,“一老一小”消费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但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和未成年人认知能力弱、自我保 ...[详细]
-
【日本松下将强化海外业务 中国市场销售额占比拟增至2成】财联社11月23日电,日本松下公司22日召开面向投资者说明会,透露将以暖气等空调产品为中心,强化海外业务。目前所有业务的销售额中,日本国内约占一 ...[详细]
-
LME对俄铝制裁结果将成为影响铝价短期方向的关键LME库存的大幅增长是由于一些大贸易商为规避LME对俄铝采取禁令的风险,提前将手中俄铝交至LME仓库所致。国内主力合约价格自7月下旬以来一直在1770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作者: 周艾琳[ 从外资持股偏好上看,QFII机构的持仓更多集中于银行占QFII总持仓的35%),而北向资金则重仓食品饮料15%)和电气设备14 ...[详细]
-
【市场综述】【股指期货】IF2211周五资金流入7.92亿,成交81563手,持仓增加4878手,期价跌2.72%。早盘低开横盘,小幅震荡后选择了继续下行,尾盘也收在低位,日线收一放量大阴线。日线再度 ...[详细]
-
摘 要非标业务一旦出险,则很难处置,原因在于:底层融资人和项目信用资质通常偏差;复杂的交易结构以及错综的法律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处置难度文|陈洪杰在非标投资不良上升、风险管理存在缺陷以及资本补充压 ...[详细]
-
背靠LVMH、掌管330亿美元,全球最大私募基金发力中国消费市场
L Catterton下称“路威凯腾”)于10月31日在其官微上宣布,已于近日完成首支人民币基金的首次关账,该基金目标规模为20亿元,首关金额超出预期。“此次在中国成立我们的第一支人民币基金,也代表我 ...[详细]